天九平台客服 24小时极速回复",局部处理后至院感办登记并填写报告(若当事人不能填写可由他人代填),如暴露于传染病,则进一步评估处理。
基于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不包括汗液)、排泄物、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均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原因,针对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注: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穿戴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注射,以及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等。
2.6医务人员诊疗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诊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或不明原因传播疾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1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手套,非无菌操作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无菌操作时应戴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清洁工作可戴重复使用的橡胶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手消毒。
3.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等喷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面罩或护目镜;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等大面积喷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4.3输液及给药装置只能用于一位患者,不应多位患者共用,每次使用后合理处置。
5.1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宜使用具有防刺性能的安全注射装置。
6.1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用后应根据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具体要求应遵循WS310.1、WS310.2和WS310.3的要求。
6.3清洗、消毒或灭菌时应做好工作人员防护,防止发生职业暴露及环境污染。
7.1运输被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应做好标识,密闭运送。
8.1床栏、床头桌、椅、门把手、仪器设备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定期清洁,保持干燥,遇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
8.2具体清洁与消毒的要求和方法应遵循WS/T5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指医院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等相关活动过程中接触感染性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并填写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登记表(表I.1)后由专业医生对其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及处置,并对其后续情况进行跟踪随访。
⑥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锐器盒应放置于靠近医务人员、方便医务人员操作的地方。
①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到远心端),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按压。
②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 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大伤口须请外科彻底清创。
局部处理后至院感办登记并填写报告(若当事人不能填写可由他人代填),如暴露于传染病,则进一步评估处理。
社群“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进群即领第九季擂台赛获奖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