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是一项简单的技术,但是,如果测量方法不正确,就会影响血压测量值,不能真正反映病人本身血压。不少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家里购置了血压计,进行家庭监护,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常常是患者自测的血压数值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天辰手机app怎么安装,有时还相差很远,这是为什么呢?往往是因为患者忽略了一些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3、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30~139mmHg ; 舒张压85~89mmHg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亦常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需达上臂周径的2/3。如果 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2、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3、选择正确的测压步骤:患者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充气至挠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时为最大充气水平。如果加压过高会得到收缩压过高的结果。如果充气到达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平时,即会导致“气囊充气性高血压”。然后逐渐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第一听诊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旧制单位血压读数应精确到2毫米汞柱)。
一般来说,血压有晨低晚高的特点。不同体位测得血压也有不同,立位>坐位>卧位。所以,长期卧床的患者由卧位改为立位时要预防血压变化诱发跌倒危险。一般血压右上肢>左上肢,差值10-20mmHg,下肢>上肢,差值20-40mmHg。而且,每个血压计的精确度也有差异。所以,测量血压时要做到“四定”,即每次测血压在同一时间,同一侧肢体,同一个姿势(坐位或卧位),同一个血压计,这样才能让所测得的血压有可比性。
正确方法:每天早中晚各选一个时间,测量一次,做记录(2次也可以,但要过5分钟左右) 用2周左右的时间,都在同一时间测量,保证相同的时间点,相同的体位,相同的情绪。然后计算平均值。找出你的血压在一天里高点和低点的时间及波动范围。 或做个血压曲线图,即每两小时量一次,把时间与数值做在坐标图上。血压高峰前30分钟用降压药就可 规范的治疗。
想要准确地测量血压,血压计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对现市面上能够买到的血压计进行系统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柯氏音血压计(即水银血压计)、示波法血压计(百姓俗称的电子血压计)、和脉搏波血压计等三大类。
柯氏音血压计因操作较为麻烦,需丰富的经验,但测量效果较好唯一通用医学通用的设备,一般是医院医生使用,普通家庭用户使用较少;
示波法血压计操作简单,但因准确性不敢恭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历次发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则慎重地明确这类自动测压只能是对诊所测量的“一种补充”,不能作为行医诊断的数据资料;
脉搏波血压计是一种高科技新型血压测量仪器,近年来异军突起,凭借稳定的性能和准确的血压测量赢得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是一款值得家庭使用和医生对病情诊断使用的血压计。
(3)由泰听诊法自动血压计采用听诊法测量原理,自动加压、放气,一键操作是最合适的家用血压计。
所有电子设备都存在设备稳定性的隐患,所以要定期进行维护检测校正,以保证测得血压值的准确性,才可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建议至少每6个月校正血压计一次。
1、测量前准备。室内保持安静,室温最好保持在20°左右;测量前精神放松,先静心休息20分钟,测前排空膀胱尿液,不饮酒不吸烟,不喝浓茶浓咖啡。
2、测量时,可坐卧,两脚平放,其肘部及前臀舒适的放在与心脏大约平行的位置上。
4、脱下衣袖露出右上臂,若衣袖单薄宽大,可向上卷到腋窝处;戴上臂带,缠在上肘关节2—3公分处,以能放入一个手指为宜,在肘窝内处摸到肱动脉(上臂中上1/3内侧)跳动后,将听诊听头放在肱动脉上,打气测压。
5、拧开气阀门,使水银缓缓下降。当听到第一声脉搏跳动的声音,此时显示的读数即为收缩压值。继续边放气边听,直到在某个血压刻度,脉搏声变弱甚至消失,此时显示的血压为舒张压。被测者在测量前要保持心平气和。测量后,应在至少1~2分钟后,进行重测。选择两次的平均值作为所测得的血压值。
a、身体放松5分钟后,尽量选安静环境准备测量,将袖带卷绑在肘关节上侧1—2cm处,手心向上,橡胶管拉直后与手心平行。
b、把袖带的端部向外拉紧,并用尼龙粘扣固定在袖带外侧,卷绑牢固,以插入一个手指为宜。
a、等待测量结束后,液晶屏幕上将显示此次测量的数值,记录数值并与上一次测量进行比较。
